“相聚金秋”--2020年全國中國畫名家上海臨港創作采風行
金秋十月,陽光溫馨而純凈,上海臨港新片區的秋風和煦而輕柔,也正是畫家們創作采風的最佳季節。透過中國畫名家們的視角打開藝術的窗戶,通過當代著名畫家的筆墨紙硯架起一座橋梁,讓我們盡情領略上海的城市溫度,充分感受上海臨港新片區發展熱度以及臨港之城的風韻。
“相聚金秋”--2020年全國中國畫名家創作采風行于2020年10月14日在美麗的上海臨港成功舉辦。上海港城(開發)集團酒店管理公司總經理顧煒、江蘇鐘山書畫研究院理事長周琦和來自全國知名的中國畫藝術家們歡聚一堂,翰墨飄香,以文會友,以畫沁心,展現了中國書畫之采。
畫家們現場揮筆撒墨,氣氛火熱,如火如荼。在這陽光的照耀下,每一幅書畫都顯得格外的生動。
這是一場中國畫藝術的創新與融合,更是一場藝術文化的盛宴,接下來讓我們一同欣賞藝術家們在現場精美絕倫的筆墨丹青吧。
張國興,男,1950年生,河北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畫學會理事,河北省中國畫學會會長,國家一級美術師。秦皇島市文聯副主席,秦皇島市書畫院院長,秦皇島市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江蘇鐘山書畫院研究院副院長。歷任:中國文聯書畫中心培訓部副主任,全國書畫院協會培訓部副主任,中國山水畫研究院副院長,河北省山水畫研究會副會長,河北省美術家協會理事,湞陽峽藝術館館長等職務。
張國興自幼喜愛書畫,刻苦研習,曾得何海霞、孫其峰、秦嶺云等人指點。擅山水,所作用筆洗練,講求意境,注重生活感受。作品《北國初雪》、《秋韻》、《雨后斜陽》、《日落黃昏鳥歸林》等多次在日本及東南亞等國展出。《北國鄉情》獲“河北省美術作品展”二等獎,《出山圖》在日本東京舉辦的“第二十屆全國水墨精選現代水墨畫美術展”中獲優秀獎并收入畫集,《北國》被收入《河北省山水作品選集》。作品曾多次參加國內外大展并獲獎,也曾多次赴日本、美國、韓國、瑞典、芬蘭、俄羅斯、加拿大、秘魯等國展出。很多佳作被中國美術家協會、人民大會堂、天安門、毛主席紀念堂、黨中央會堂、文化部、中國文聯、日本村上美術館、長江藝術館、臺灣山美術館、加拿大大人物畫廊、香港東方藝術中心等幾十家機構收藏。
宋鳴,男,滿族,祖籍山西,1957年5月生于寧夏銀川市。1982年畢業于西安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協民族美術藝委會副主任、中國畫學會創會理事,江蘇鐘山書畫研究院院長,上海大寫意畫院藝術顧問,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現為寧夏文聯駐會副主席、寧夏美術家協會主席,國家一級美術師。他先后被中國文聯授予第三屆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家稱號,被評為全區民族團結先進個人。多次被評為文聯先進工作者和全區愛崗敬業道德模范。中國美術家協會六屆、七屆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自治區文聯委員,享受自治區政府特殊津貼,新世紀313人才工程人選。
擅長中國畫、書法。尤擅長傳統中國山水畫創作。國畫作品追求自然天成,意境古樸清機,時有新意而不入俗趣。書法以行草見長,奇崛中見雅正。書畫創作極其推崇蘇軾的“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的藝術主張。
作品有中國畫《溪冷山空》、《四月的風》,水彩畫《河的人》,版畫《 逝》等。繪畫作品先后參加全國七、八屆美展,全國水彩、粉畫展覽、全國第九、十一屆版畫作品展覽、全國首屆中國畫展覽會(中國畫《日暮荒油圖》入選)、全國首屆山水畫展覽等大型美展。《野山浮秋氣》獲全國首屆山水畫展優秀作品獎。書法作品曾入選全國第三、四、七屆書法篆刻作品展覽和全國第三屆中青年書法展展出。《中國當代青年書畫展》書法作品獲銀獎。《美術》雜志、《美術報》、《書法報》、《中國書畫報》、《民族畫報》和《中國畫家》曾有作品及專題介紹刊出。傳略被輯入《中國美術年鑒》、《中國文藝家傳集》等。
王中一,男,齋名聽潮堂,上海市南匯人。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大寫意畫院院長,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研究員,中央國家機關美術家協會藝術顧問,江蘇鐘山書畫研究院執行院長,上海浦東新區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
代表作有中國畫《姹紫嫣紅圖》、《獨立人間第一香》、《萬萬花中第一流》、《姹紫千紅春醉》、《寒香圖》等。2014年曾受邀出席在北京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舉辦的”書畫同源..當代畫家中的書法家邀請展暨高峰論壇。并評為當代花鳥畫家中的15位書法家。并出版個人專集。曾應邀赴西歐參加“美的世界,花的海洋”,中國畫家彩繪世界百花采風創作活動。
葉爛,男,1955年生于江蘇灌云。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現為江蘇省國畫院專職畫家,院藝術委員會委員。《秋塘染霞圖》入選第八屆全國美術展覽,《金色的池塘》入選第九屆全國美術展覽并獲優秀獎,《荷塘月色》入選第十屆全國美術展覽,《初夏的荷塘》入選“第六屆中國藝術節·中國畫大展”,《金色的池塘》獲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1998年金彩獎·牡丹杯新人獎”銅獎;《春之夜》獲“中國首屆寫意畫展”大獎;《荷塘月色》《春之夜》分別兩屆入選“中國百家金陵畫展”,2015年作品《映日荷花》《荷塘月色》參加傅抱石雙年展并榮獲“提名獎”。
出版有《葉爛畫集》《當代名家技法圖例經典·葉爛荷花系列》《荷塘爛漫》《一葉知春》《冬去春來》等專著。《國畫家》《藝術界》《中國花鳥畫》《美術界》《中國書道》《美術報》《中國文藝報》等美術刊物均作專題介紹。《初夏的荷塘》《金色的池塘》入編《中國現代花鳥畫全集》。
中央電視臺、江蘇電視臺均作專題報道。作品展覽于南京 、北京、中國臺灣、中國香港和美國、德國、日本等地區、國家,并被海內外多家美術館、博物館及藏家收藏。
周尊圣,男,1958年生于黑龍江林口縣,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院畫家、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新疆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
自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對新疆廣袤的瀚海戈壁、自然山川、風物人情、天山大漠、絲綢古道進行了深入探索研究。歷經二十幾年二十余次走進新疆,在文化于傳承、藝術于創造中創立了獨樹一幟,自成一家的“天山山水畫”,開拓了中國山水畫創作的新領域。其追求悲壯之美、蒼涼之美、雄強之美、陽剛之美。他以大漠為紙、胡楊為筆,滿懷熾熱的紅色激情,潑灑生命的旋律,譜寫天的大象、山的風骨,奏響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樂章。選擇天山山脈的“紅山山系”作為山水畫的表現載體,以濃烈的紅色作為“天山山水畫”的基調,周尊圣創造了一種前無古人的山水畫新圖式。正如印象派畫家揭示了“光之美”,為人類打開了自然美的審美新領域一樣,周尊圣在革新的大潮中揭示“紅之美”,在“紅色的抒情”中為中國的山水畫打開了一個審美的新領域。周尊圣的“紅之美”源于天山,成熟于天山,是天山凈化了他的靈魂,是天山賜予了他的智慧,是天山使他的藝術之花將更為燦爛輝煌。
李曉東,男,1964年生于江蘇省建湖縣,1985年畢業于南京師范大學美術系,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大寫意畫院特聘畫師、江蘇省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江蘇省中國畫學會常務理事、江蘇鐘山書畫研究院副院長、鹽城市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國畫清賞》雜志主編。
代表作品有《隴塬秋韻》《懷素書蕉圖》《荷塘深處》,出版有《李曉東畫集》等個人專集五種。其作品曾參加中國美協主辦的"新世紀中國畫名家精品展、中國畫三百家"、"全國第二屆花鳥畫展、99中國畫·攝影作品大展、跨世紀暨建國五十周年全國山水畫大展、2000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新時代中國畫作品展、二十一世紀中國畫澳大利亞展、中法文化年-中國風情·當代中國畫作品展等展覽。
楊國平,男,號湘西山民,1958年出生于洪江,畢業于懷化師專美術系、湖南師大美術系。師從著名畫家易圖境、楊曉村、王乃壯諸先生。現為湖南科技大學藝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南京農業大學兼職教授、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美術理論研究與書畫創作高研班”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湖南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湖南省畫院特聘畫家、湖南瀟湘書畫院院長、湖南省九歌書畫院副院長、 湖南省文史館研究員、湖南省國畫家學會顧問、湖南省青年美術家協會顧問。
他的作品以“大美”為理想,為追求,為審美取向。代表作有《故鄉河》、《故鄉山水最迷人》,《夢里又回故鄉游》、《常為家鄉山水醉》、《秋叢舍似吾家》等作品。《郊野拾趣圖》曾入選“第二屆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畫精品展“、《郊野拾趣》入選“首屆齊白石國際文化藝術節——全國中青年中國畫提名展”、《棲鳥數聲春雨馀》“長江頌”全國中國畫提名展。
劉紅沛,男,1960年生于沛縣。南京人。1988年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南京巿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江蘇創作中心副主任,國家一級美術師,江蘇省藝術類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南京書畫院黨支部副書記,常務副院長,金陵美術館副館長。
中國畫 《薔薇雙鴿》獲“全國首屆花鳥畫展”一等獎。 中國畫《正月號子》獲“中國第三屆體育美展”三等獎。中國畫《梅韻蘭芳》獲“百家金陵中國畫作品展”金獎。中國畫《紅船》獲“全國第十屆中 國藝術節”優秀作品獎。中國畫《京韻》國家大劇院貴賓廳收藏。中國畫《第一屆文代會》入選“紀念建黨95 周年全國美展”。中國畫《扮妝》國家大劇院收藏。中國畫《追夢人》等多幅作品入第八屆,第十屆,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全國美展。
繪畫和書法是我國的國粹,歷史悠久,博大精深,這次筆會不僅能夠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也讓在場的參與者們領略強烈的文化氣息。由江蘇鐘山書畫研究院組織舉辦的本次創作采風行筆會不但普及了繪畫和書法的創作精髓,豐富其自身的的文化生活,更是搭建了一個文化藝術的交流平臺,加強了企業家愛好者們與書畫家們的交流,推進文化藝術書畫界更好的傳揚與發展。